創世記38:24-25約過了三個月,有人告訴猶大說:「你的兒婦她瑪做了妓女,且因行淫有了身孕。」猶大說:「拉出她來,把她燒了!」 25她瑪被拉出來的時候,便打發人去見她公公,對他說:「這些東西是誰的,我就是從誰懷的孕。請你認一認這印和帶子並杖都是誰的?」
領袖的瓶頸與盲點
猶大選擇嚴以待人寬予律己。明明是自己因為私心還有被恐懼所牽制至於不願意按照律法規定的把小兒子嫁給媳婦。讓媳婦逼得沒有辦法只好走上絕路,為自己掙一條生路。可以說她瑪是被猶大給逼良為娼的。可是猶大會這麼想嗎?沒有!他卡在自己的觀點裡面,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選擇會給兒媳婦帶來怎麼樣的絕境,沒有兒子的寡婦在古代的社會簡直是死路一條,沒有盼望的。但是一旦發現自己的兒媳婦不守婦規,反而給她加倍嚴格的刑罰⋯⋯要把她抓出來燒掉,好狠啊!
幸好兒媳婦聰明,留下了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不但保住自己小命,也讓身為公公的感受到慚愧:一個媳婦外邦人尚且都在為自己的家族延續在考量自己的後代想出路,自己到底做什麼呢?幸好這一下子把猶太給打醒了,所以他回到父親的身邊,承擔起家族的責任,並且成為影響兄弟的模範,在家族當中說話越來越有份量,這個轉換在後面的危機時刻(被約瑟設下的偷杯子的計謀給抓回家中),就充份地顯出他身為長子的風範及擔當來(流便這時侯就已經說話沒有份量、沒有人聽了,雖名份上是長子但實際上卻失去了真正的影響力和位份)。
身為領袖常常不知道自己不滿意的結果是起因於自己一開始決定。領袖通常自己就是突破的瓶頸,問題本身的源頭。指責別人容易,但反省自己卻很難。難能可貴的是,猶大反省了,知道錯在自己。願主幫助我能夠天天有反省能力,在暗室中自我破碎,而不要等到證據拿到眾人眼前了是不得已降服下來,給自己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