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封面.jpg  

彼得前後書概要

作者簡介

使徒彼得,原名西門。寄信給土耳其北部/西北部的基督徒。彼得也以身作則地活出、實踐了他自已的教導,在這場逼迫當中,被倒釘十字架而死去。“炭火”對彼得的意義:先是在炭火前不認主,後又在炭火前認出復活的耶穌,然後又接受了新的使命。本來是名“蘆葦”的彼得,後來成為磐石。就因為耶穌問他“你愛我嗎?”重新使他剛強,最後能成為磐石。

作者介紹.jpg

2.jpg

寫作書信的目的

鼓勵、安慰、教導受迫害的基督徒,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苦難和迫害。

寫信的對象.jpg

地理/時代背景

尼祿皇帝在羅馬城大火之後,把基督徒當作縱火的代罪羔羊,開始了一連串的迫害行動。有的被丟入競技場和野獸搏鬥,有的被當成人肉火把照亮皇帝的烤肉宴會。消息傳出來,這時全國的教會進入了恐慌的狀態。在大迫害要開始之前,彼得寫了一封短信,讓將要進入迫害時期的基督徒預備好,以面對即將來臨的考驗。這是給要一群前途未卜,擔驚受怕的基督徒的信。估計在五旬節聖靈充滿之後,有土耳其北方的人受洗信主後回到家鄉,也許在家鄉建立了教會,這也許是彼得寫信給他們的原因。

書卷的特色

彼得沒有教大家躲避逼迫。而是教他們為耶穌忍耐。不是避免苦難,而是教導面對苦難應有的態度。應該如何活在對基督徒敵意漸深的社會裡。這封信溫馨、具有人性,十分令人感動。

彼得有結過婚(耶穌醫治過他的岳母)所以能夠以自已的經驗來寫出對丈夫和對妻子的勸告。

和其他書卷的關連

馬可福音,也是關於彼得講道的紀錄。

本書的後世影響

猶太人順服地進入毒氣室,即使他們已經知道要面對的是什麼。

其他重點

苦難是本書的核心。另外是“救贖和救恩”。不要反抗,要順服地接受苦難。這些教導並不符合人性對於“公平”的渴求。但彼得教導在上帝的國度中沒有權利好爭取。用盼望來帶出面對苦難的力量。不只是順服在上位的,也要順服年長的。

彼得也(在後書)畫出一幅基督徒在信仰中的追求不同的層次的圖像。

得救全圖.jpg  

喜愛經節

彼前1:5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6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 7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

彼前2:4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 5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做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9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3:8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 9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 10因為經上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 11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

解預言用)彼後1: 19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 20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 21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

內容

網要.jpg

要綱2.jpg  

1.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本書特點.jpg  和其他書的比較.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雪倫 的頭像
    雪倫

    Sharon's靈修筆記Devotional

    雪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