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ingerpointing.jpg

「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馬太福音 9:13

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馬太福音 9:13

耶穌的事工越是成功、越是受歡迎,就越是招惹嫉妒和批評。總要有人對他指手畫腳,批評指教。就這就是身為公眾人物不可逃避也避免不了的情況。「耶穌在屋裏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的先生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馬太福音 9:10-11。法利賽人認為自己心中有一把尺,要來區分聖潔和不聖潔、聖人和罪人。一開始上帝教導聖俗之分是為了要協助以色列人分別為聖不要被世俗環境影響而敗壞墮落,但是久而久之以色列人漸漸把自己看得挺高,看不起非猶太人和他們心中認為的罪人。但耶穌不一樣,他身負使命懷有任務,對這些批評他的人是如何反應呢?「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馬太福音 9:12 。除了說明自己的任務,並且也引用經文來指出法利賽人失去焦點之處「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另外一個版本的翻譯是說『我喜愛憐憫之心,而非祭物』 CCB。若是行禮如儀的把所有的祭祠規矩都做全了,但卻沒有愛也沒有憐憫,又有何意義呢?不只以色列人和法利賽人需要多多揣摩這一點,有可能信主信的越久的人,越容易失去焦點更抓錯重點。神的心意終歸回到憐憫,有憐憫的心就有憐憫的眼光,有憐憫的心才能與神同心。若真有憐憫的心,嘴裡就不會說出這樣刻薄寡恩、批評指責的話「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 9:36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馬太福音 12:7

 IMG-5370.JPG

禱告:親愛的主啊,你是聖潔的神,更是憐憫的神。你是呼召罪人的神,也是呼召我分別出來的神。你是醫治的神、也是去尋找失落羊群的神。我的主啊,祢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喜愛憐憫之心,而非祭物。因為父神的憐憫,才能夠將被罪惡捆綁所限制的我給釋放出來,因為父神的憐憫,才能夠派我主耶穌基督將牢籠中無法自救的罪人拯救出來。主啊,多麼容易我就高看自己輕看別人,自以為了解父神的律法,其實只是自以為義而已。若不能揣摩理解父神憐憫的心,終歸是無用的。求主憐憫我,幫助我,用聖靈天天來更新我專注在神的心意中、以憐憫的心來牧養羊群的焦點當中,使我能夠持續走在父神的旨意當中,同心同行不偏離。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雪倫 的頭像
    雪倫

    Sharon's靈修筆記Devotional

    雪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